11月20日,“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创新与课程思政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北京高校数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数学会经济数学分会、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联合举办。以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二层报告厅为主会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特邀嘉宾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孙洪祥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冯荣权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理学院院长、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世臣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院长、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于永光教授出席主会场会议。北京科技大学赵鲁涛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李鹤教授受邀参会,并先后进行了主题发言。我院教师、部分博士研究生主会场参加会议。
同时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几十个单位的近3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线上,共话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创新前沿议题,合著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崭新篇章。
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柯媛元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她首先回顾了人大数学学科教育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的发展现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助力交叉学科研究以推动我校的学科发展,推动大学数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上午分别由北京科技大学赵鲁涛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李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柯媛元教授做报告,并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探讨。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黄志勇副院长主持。
赵鲁涛教授分享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创新实践。针对“学生得到的价值引领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等教学痛点,运用数学课程教学“多维度、双通道、全链路”的创新设计框架,通过教学内容、手段、模式、评价等创新产生辐射效应,取得良好成效。
李鹤教授高屋建瓴,饱含热情,从自身教学创新的历程出发,讲述了对“内容为王,形式是金”教改理念的实践,生动活泼地展现了个性化教学的出色成果。
柯媛元教授阐释了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核心、方式和着力点,表达了对课程思政的期望:“世界在变,学生在变,永不会变的是对三尺讲台的敬畏之心与深爱之情”。
下午的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的四位教师带来,柯媛元教授主持。贾鲁军老师以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为例,分享了以信息化手段激励学生成为学习主角的教学创新实践。张春华副教授呈现了通识核心课《量化推理》案例化教学的教学特色以及多个教学创新要点。胡长英副教授从“玩、用、做、融思政于课堂”四方面总结了让微积分“流行”起来的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龙永红教授以《面向新文科的 “三四五”立体化数学教育体系与教学模式》为题,总结了大学数学教学中遇到五个方面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阐述了通过全面开展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相关制度机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创新,系统构建面向新时代、人文社科专业的立体化数学教育体系。
随后,与会特邀专家逐一进行点评,详细深入探讨。线上线下参会老师们热烈讨论、交流了新时代对大学数学教学创新、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课堂的思考。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并将辐射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